王子眼疾影評:《熱辣滾燙》

與其說《熱辣滾燙》是「好電影」,倒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好看的「真人秀電影」。

兩者有分別。

翻拍自日本獲獎無數的電影《百元之戀》,劇本延續成功藍本,基本上《熱辣滾燙》的敘事模式沒有太大問題,從角色性格設定到故事鋪陳,基本元素更動不大,相對賈玲上一部執導的《你好李煥英》來得合理紮實。

加上故事屬於勵志類型,觀眾在進場前就大概知道電影的走向,即從一個啃老無業的胖宅女,如何逐漸蛻變成一個朝氣結實的拳擊女,所以是否提前劇透倒不在意,反正大家要看的就是賈玲的「瘦身過程」。

或許正是這樣,賈玲也探索著觀眾進場的慾望,知道越早展現蛻變的反轉點,觀影的期待值可能會更快消耗,因此她刻意壓制前半段的劇情節奏,偏向細膩著重振作前的頹廢人生,希望前期越訴盡平凡,後半部的激勵意味就能越悠長。

只是,賈玲有些貪心,希望前面帶點自身投射色彩的故事能引起觀眾共鳴,讓大家能多點關心身材失控後的生活失序模樣,沒想到卻拖累節奏,支線顯得有些繁多,導致劇情變得有些笨重囉嗦。

尤其一幕賈玲在風雨中走回家的固定鏡頭。雖然看得出她想要提升藝術價值而設計,但片段拉得太長,符號意義淺顯刻意,反而多了煽情意味,這也是《你好李煥英》有的毛病。

幸好,自強不息的片段節奏明快,素材太豐富,怎麼剪都爽快,才讓電影的發條鎖緊,回歸熱血沸騰的乾脆。

不過,這部電影的好看,大部分仍要歸功在「真人秀」性質。要知道賈玲從出道就以肉感形象示人,這次難得能瘦下新面貌,透過電影完整記錄艱辛過程,與其說是被劇情感動,倒不如說觀眾是被一部集體見證的「瘦身紀錄片」給激勵。

在這個年代,真正的戲劇節目沒人觀賞,反倒是各類真人秀節目頻頻推出,網紅知名度也紅過明星藝人,在在反映這個時代的觀眾,都在沉溺追求真實為名的產品。而賈玲此刻能藉著《熱辣滾燙》創造現象級的討論,無非是對準時下的觀影胃口,將多年來透過節目積累的「被凝視資本」,變現到另一個平台延續神話。

賈玲的厲害之處,在於她能在自身故事與商業劇本中找到平衡,並能讓觀眾相信她的真誠奮鬥。若少點觀眾緣,換了其他人來擔任女主角,《熱辣滾燙》或許就真的剩下熱辣了。

當然,《熱辣滾燙》還是有更多內涵價值,至少電影擺脫傳統的男性視角,以女性身份反映出傳統「討好性人格」的生命歷程,最終選擇為自己活一次,也是基於自強自愛,而非為了打倒男性或瞧不起的人,所以結尾還是挺過癮。

就算有些真人秀意味,這種精神也挺滾燙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| 發表留言

王子眼疾影評:《青春18×2 通往有你的旅程》

《青春18×2 通往有你的旅程》不太好看,若你不曾看過日本電影《情書》或《現在很想見你》。

當然,所謂的「不好看」,並非真的難看。

這部由日本導演藤井道人執導的台日合拍片,從故事、選角、鏡頭、配樂、美術到場面調度等,都幾乎維持在上乘水平。很多時候,電影拍得像一首詩,後青春的詩,尤其當五月天的「志明與春嬌」導入時,熒幕頓時像是覆蓋了Y2K濾鏡,模糊著時間流逝的界限。

《情書》、五月天、Mr. Children、《現在很想見你》、日本純愛電影的風潮、遊戲機的流行。知道這些,就能拆解電影裡許多的致敬線索,開始找到許多好看的元素。

因此,《青春18 x 2》透過18與36歲的時空交錯,藉由搭上日本列車「青春18」套票,將人生的最初真摯與歷練後的茫然失重對稱串起。找來兩位年輕偶像主演,看似主攻年輕市場,實則像是寫給熟齡人士的情書,一種歲月晾乾後才能滲透的情感重量。

裡頭最多對應藍本的,當屬日本90年代的經典愛情電影《情書》。不知道是否《情書》裡的男主角藤井樹,正好與本片導演藤井道人同姓,情感轉移投射下,讓致敬的影子多了幾分細膩溫柔。

無論是二輪戲院裡的舊戲重映,中山美穗的與許光漢的冬季交錯,甚至是最後結局的鏡頭取向,看過《情書》的人,絕對能感受導演特意卻不突兀的疊合對比。

而劇情的結構轉折,則讓我想起已故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的代表作《現在很想見你》。

前半段留下的未解懸疑,到最終的實情動機,男女主角的視角互換,交織成人性質樸的暖意。無關國籍、人種或語言,純粹是愛的辨識與認可。若有看過《現在很想見你》,就能加倍體會到同等敘事的感人後勁。

電影最大的成功,除了是找對男女主角外,更重要是沒有另找年輕演員扮演少年時期,讓角色說服力能具體延續。

找來許光漢真是一時之選。兩種年紀的穿插,回到《想見你》的似曾相識,卻又依舊能輕鬆駕馭角色的變換,時光彷彿無法在他身上留下指紋。尤其是少年時期泛黃的濾鏡撒在他身上時,純真少年感還能如此剔透,轉頭化為輕熟大叔後,又能把疲憊的歷練感磨得厚實。

從顏值、演技到際遇都好得令其他同輩演員艷羨啊。

第一次看日本女星清原果耶演戲,沒想到立即折服在她的魅力。清純率真,自然演技外加灑脫氣質,完全沒有與其他台灣演員有隔閡感。像是本色演出,但後半段的轉合揭開後,逐漸展現她的層次演技,與許光漢互相接住,才讓這部青春回憶電影有了更美麗的封印。

平溪的橘黃祈福天燈,日本的純白雪祭天燈,正好構成了電影的基礎色調,將兩段不同時空的情感定色。時而青春熱血,時而靜謐無聲,《青春18 x 2》像是20年前的電影步調,我卻喜歡這種不合時宜的滯留感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, , | 發表留言

王子眼疾影評:《虎紋少女》Tiger Stripes

觀賞《虎紋少女》(Tiger Stripes),復刻看《Jagat》時的驚喜。

成本雖低,偶有粗糙,仍綁不住野性生猛的視覺語言與影像敘事。

儘管某些片段馬賽克(女主角身體較裸露的部分,及日記本上畫著男女交合的圖),一個片段消音,另外結局看似跳剪,不排除刪除一個與開頭呼應的手機畫面鏡頭,但整體上並不影響流暢度,沒有想像中的支離破碎。

一位馬來少女面對初潮後,在環境壓迫下如何經歷各種變化。或許來自導演余修善的親身經歷,也可能是製作團隊匯集八個國家成員,讓這個本土色彩濃烈的鄉野傳奇平衡共振,進而將原本無形的恐懼與憤怒一一具象,從影像到寓意都有著強勁的咀嚼後座力。

狂野怪誕,卻毫不廉價。凝視馬來傳統社會,想像依舊脫韁奔放,沒有伊斯蘭文化的絲毫束縛。多虧導演的華裔身份,外加自我覺察的女性視角,叛逆的靈魂看叛逆的靈魂,才打破馬來電影的傳統保守敘事框架,自由度增厚,讓人難得可探討馬來少女對於身體自主權的焦慮與恐懼效應。

影像的符號處處可見。融入各種馬來傳說,從虎人、樹鬼到月經鬼等,再慢慢套入於成長過程時身體與關係的變異,從原生自由、禁錮牽制,再到尋找真正自由意義的解放。

比同儕早一步發育的不安,不僅渾濁了原本無話不談的友情,也加深與父母的不諒解,電影不斷探討接納與排斥,如何在團體中識別親密、關懷、仇恨、嫉妒等矛盾情緒,慢慢克服羞恥感與恐懼的支配,並重新認證身份標籤,活出獨一無二的強大價值。

內在靈魂要如何找到自主性,順勢安放,這是《虎紋少女》最好看的地方。

有趣的是,電影的男性角色都趨向無為無能。

例如,父親在裡頭不是看報紙,就是去打獵。不需要勞動工作,純粹做著喜歡的事,連家裡的教育都交由母親負責。男性驅魔師的浮誇表演,看似解救歇斯底里的眾人,實則上卻彷彿一場低廉的綜藝秀。

同時,影片也納入現代科技的衝擊,尤其開頭的抖音影片,劈頭就打破現代與保守社會的界限,除了展現電影裡年輕人對凝視身體的探索外,也加強觀眾對主角身心變異的潛意識凝視。

三位小女生表現還是生嫩,但女主角的肢體靈活程度大於表情,就像野獸迸發的原始狀態,外加融合傳統樂器的迷幻出神電子樂,讓電影的魔幻寫實多了更厚實的反芻。

話說,這部代表大馬角逐2024年奧斯卡的最佳國際長片獎只上映四天,只限吉隆坡Mid Valley GSC。昨天首日上映時,場內有約40名觀眾,超越我的預期。

在國內族群對立氛圍加劇的時期,不妨看看《虎紋少女》,或許就可找到化解各種對立仇視的原因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| 發表留言

《王子眼疾》影評:《分手的決心》

韓國導演有種與生俱來的懸疑高敏體質,其中朴贊郁是當中的佼佼者。

他像是設計迷藏的高手。撰寫劇本時,總是把各種元素巧妙融合,看似遊走在偏鋒題材,故事荒誕離奇,邏輯卻又相對縝密,打破二元對立的敘事架構,玄虛紮實,反而讓人常常不自覺化身偵探,隨著劇情推演,試圖抽絲剝繭找到真相。

但既然決心打破二元,就沒有所謂的真相。所以,看他的電影總能遊走在大片的灰色空間,任觀眾擷取任何片面線索,以滿足各種投射想像。

這是朴贊郁電影的不二法則,卻也是最迷人的核心特質。而且,他的作品看似充斥暴力與情色,實際上內在命題都是「愛」,只不過這些愛都經過扭曲,需要經過不同形式的考驗後,才能體現出愛的基礎面向與可能性。

新作《分手的決心》依舊延續這道懸念推理的方程式,娓娓道出現代人愛情裡的追逐與孤寂。不同的是,朴贊郁這次下定決心力求超越自己,嘗試在去除拿手的血腥與情色鏡頭,壓低所有衝擊性的視覺渲染力後,是否能靠剪輯與構圖的鏡頭語言,依舊端出引人入局的說故事手法。

他是智者。

就如同電影裡引用的孔子名言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;我不是仁者,我樂水」,朴贊郁再度憑藉敏銳的鏡頭感與出神入化的蒙太奇剪接手法,用懸疑兇殺案承載著極端的愛情偏執。

片名看似欲談分手的冷漠堅決,實際上卻是探討愛情的痴迷投入。舉輕若重,鏡頭有意無意抽離,卻又能精準地表達愛與恨的多面狀態。

主客觀相互交融,但沒有一絲突兀矯情,這就是朴贊郁的厲害之處。

智者如他,才把男女主角的個性原型同樣設定為智者。就像剛開始時,刑警男主召來外籍新娘女主前來審訊,在詢問後者要看照片或聽他轉述案發現場時,女主先是遲疑回答要聽轉述,後來卻篤定要看照片。

不畏懼血腥,敢直視死亡;就是這一刻,男主角喜歡上女主,只因他找到一個骨子裡完全契合的基因共鳴。

某程度上,男主個性就是朴贊郁的投射。他的電影從來不仁,只有抽離冷酷的銳利。因此,電影裡男主對女主的迷戀,實際上也是朴贊郁私下對湯唯的讚譽喜愛,他曾說過這部片非湯唯來飾演不可,並為她特別撰寫了這個謎一般的女子。

為何湯唯能把瑞萊詮釋得如此魅力,純真中又帶點風情萬種,除了厚實演技支撐外,朴贊郁的下筆刻度功不可沒。

而無論是厭仁喜智,或是偵查過程及愛情裡的爾虞我詐,裡頭處處都有朴贊郁一貫的黑色幽默。不懂是否去除過去大量的打鬥及性愛場面,電影裡的幽默元素突然被放大,無論是直接的表演方式,或是蒙太奇剪輯後對應的暗示,各種直白笑料及會心一笑的情節處處,打破了朴贊郁過往稍顯沉重的步調,淡雅中為自己殺出另一條「血路」。

當然,電影的意向依舊是最迷人的地方。

山與海是最基本的定錨。一分為二,山佔據上半場的場景,以男主辦案的視角出發,也象徵他的情愛觀,如同山的剛烈篤定;下半場則是海的地盤,女主接手成為主線,無論是個性或際遇,像水那般流動不定,毫無定律可言。

就如同湯唯在戲裡頭捧著中國經典的《山海經》,一部荒誕怪奇的神怪傳說,多少也影射這部電影的離奇元素。

故事看似兩人公平分配,實際上從女主點題的那句「我樂水」台詞來看,導演欲表達的所有訊息都隱藏在海的部分。最明顯的是男主角名字叫海俊,毫無掩飾曝露他的「親水」意向。

至於女主角名字瑞萊,聽起來帶點英文字Reliable的意味。可靠與誠信,對比角色際遇,更具諷刺。尤其最後有段故事很有趣,當詢問目擊者看到湯唯在海邊穿著的裙子顏色時,大家都對藍綠各執一詞,暗示著女主角謎一般的真實身份,更顯玩味。

山水的對比也反映在兩個助理警官的性格反差。上半場的男助理看似聰明,卻衝動直率;下半場的女助理看似愚鈍,卻異常冷靜客觀。他們彷彿是照妖鏡,襯托出男主刻意忽視的案情盲點,彷彿暗示著山水連天的完整性。

在山水之外,另一個重要核心線索是貫穿全場的主題曲《迷霧》。

就像是歌詞描繪的意境,電影裡也佈滿著迷霧般的懸疑感。精明的男主刑警原本要迅速偵破,最後卻像是走進迷霧,案子糊了,自己的心智也迷路了。

除了鏡頭刻意塑造的迷霧感,讓畫面朦朧不透外,許多情節也刻意處理得曖昧。例如電影裡高頻率出現的翻譯程式,就像湯唯有時精準、有時失誤的韓語能力,這樣的語境設定多了想像空間,增加劇情的推敲變數。

因此,當湯唯說出「我想成為你的未解懸案」,最終決定在海邊進行分手禮,以期成為男主失眠時對著牆壁的思念物時,大大增添了這場愛恨追逐的謎團濃度。

有些細節也鋪陳得溫馨。例如嚴重失眠的男主,卻總是能在女主身邊安心睡覺。彷彿不痛不癢的設計,實際上凸顯男主的愛意超標,才會甘心不設防,放棄刑警應有的幹練警惕,情願被心愛的女人擺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電影幾乎所有部分都幾乎採用快節奏的剪輯方式,絲毫沒有令人喘息閃爍的空間,結局卻刻意耗了數分鐘來拍攝看似無意義的尋找鏡頭。

導演放任鏡頭凝視男主的茫然亂走,看似不符合電影核心節奏,但這個逆向操作反而是我全片最愛的對話設計。功利性蒸發,徒留情感任意暴走,像是分手後的自棄狀態,粗糙卻又真實。

連失去都能拍得如此魔幻寫實,朴贊郁的影像世界真如神一般的存在。

另一個有趣設計是男主角每次要查案前,都會滴眼藥水,然後鏡頭會轉換成魚眼鏡頭。一方面對應他嚴重失眠後的乾眼症,這也暗示著他準備辦案時的精明狀態上身,彷彿魚眼看見的影像立體感,多了收集觀點的全面性。

配樂方面依舊藏著許多訊息,音色與旋律驚艷,甚至搭配男女臉部表情及局部動作,就巧妙滲透出濃濃情慾,但我倒覺得是延續《下女的誘惑》詭魅風格,手法是高明,但不算太新鮮。

其他方面,攝影構圖及場景用色還是大師示範,所有演員都表現精彩,湯唯的自然細緻在我的預期,樸海日與高庚杓反而有意想不到的亮眼火花,尤其後者展現的喜感表演,顛覆了我對他在《請回答1988》及《嫉妒的化身》乖巧形象。

肯定是今年十大電影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| 1 則迴響

用音樂對自己開槍的天生好手——戴佩妮

戴佩妮是個末期精神分裂者;既是音樂世界的潔癖天才,也是細思極恐的斜杠瘋子。

從2000年出道至今發了10張個人專輯(外加1張精選集),除了首張專輯的「第十五個耳洞」填詞外,至今所有歌都是詞曲包辦;而10年前由她成立的佛跳牆樂團,推出的3張專輯及1張EP,詞曲也統統由她一人扛下。

甚至寫給其他歌手逾40首歌曲中,也幾乎是「詞曲配套」一併奉上,而且中文系出身的戴佩妮填詞功力並不含糊,用字淺白,但意味深長。這種高強度的創作能力,恐怕連勝負欲強烈的周杰倫也佩服。

儘管有人認為,獨攬詞曲創作,意味著會減少與他人的合作火花。不過,「戴氏工廠」一人就能完美承包上下游,外加懂得編曲與製作,營運20年依舊能推陳出新,就連近期寫給彭佳慧的「說實話」還能聽出驚喜。

你可以笑她有創作潔癖,但這潔癖不僅能跨過樂評人的高標,還能迎來市場的喝彩。說句實話——她天生就吃這行飯,你羨慕不來。

況且,還有台灣金曲獎幫她背書呢。

眾所周知,金曲獎是全球華人最具公信力的音樂獎項。與金馬獎一樣,入圍與得獎名單都很嚴謹,獲獎者都是在現場才得知結果,而且評審制度透明,頒獎禮後還會公佈評選過程。

就算是創作歌手,要入圍也不容易。除了每年評審口味不同外,中港台新馬等數百位音樂人同台競爭,能廝殺到最後真的是祖上積德。

我懷疑戴佩妮上輩子救了整個國家,才會讓累積的金曲獎座可當啞鈴組來舉。

當然,戴佩妮並非一開始就獎不停。首次入圍金曲獎是出道隔年,她與周杰倫、孫燕姿、林凡與范瑋琪一起競爭最佳新人獎,這可是歷代史詩級的新人入圍名單。

只是,戴佩妮最後輸給彼岸的孫燕姿,同樣錯過新人獎的周杰倫卻憑《杰倫》獲得年度最佳專輯,並創下目前唯一憑出道專輯就奪得最大獎的記錄。

之後幾年,孫燕姿與周杰倫頻頻入圍金曲獎,而每年發片的戴佩妮卻莫名不被評審看見。作品叫好,銷量也穩定,但始終與入圍名單擦肩而過。

直到第4張專輯《No Penn,No Gain》,她終於迎來首個女歌手的入圍肯定,並在隔年憑藉《愛瘋了》強勢入圍包括最佳專輯、製作人與女歌手等4個項目,最終成功摘下最佳作曲人獎,開始展開她與金曲獎的不解之緣。

相隔8年後,戴佩妮以《純屬意外》奪下最佳國語女歌手外,帮劉思涵製作的《擁抱你》專輯,也斬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,創下金曲獎有史以來,唯一憑不同專輯奪得歌手及製作人獎的耀眼記錄。

隔年,她換個身份以佛跳牆樂團入圍,並憑《給你看》專輯成功斬獲最佳編曲人及最佳樂團。

是的,戴佩妮再次與周杰倫槓上,成為金曲獎至今獲獎類別最多元的男女歌手。好玩的是,兩人還曾以導演身份入圍金曲獎。不過戴佩妮更狂,執導方大同的「黑白」及方炯鑌的「風」MV都在同屆入圍最佳音樂錄影帶。儘管沒得獎,但以跨界導演身份還能創下「雙蛋黃」入圍記錄,相信也是後無來者了。

如果金曲獎是華人音樂頒獎禮的殿堂,那戴佩妮可說是穩坐「聖母娘娘」的位置。

別以為戴佩妮的多才多藝僅止於此,她也曾是個現代舞者(之後還擔任郭修彧經紀人,斜杠身份快逼死70億人了)。

還記得戴佩妮發了第5張專輯《愛瘋了》後,順勢在台灣開辦首次個人演唱會。當年在台留學的我也買票支持,並有幸看到房祖名、陳柏霖、Hebe、梁靜茹、江蕙等人來捧場。

身軀小小的戴佩妮,舞台上肺活量卻飽滿,3個小時演唱會絲毫不見吃力。唱歌與表演樂器時格外率性狂放,當她跳起舞時,身段突然變得柔軟,盈盈靈動。

當下,我對戴佩妮更喜歡了。她明明長著漂亮臉蛋與體態,擁有女性嬌柔,但作品裡從不賣弄這些優勢,反而純粹以人性及社會關懷為本。

戴佩妮天生音感敏銳,無論是傳統規律的創作排比,或是毫無框架的實驗風格,她都有辦法出色消化。尤其是實驗作品,她還是能將詞曲完整貼合,抓出搶耳的旋律,並注入一絲流行度。這就是她最令人佩服的地方。

只是,戴佩妮的實力與人氣始終不成正比,但有時又覺得慶幸,至少這讓她有空間沉澱,並能不斷反哺天賦。所以,當同期歌手逐漸淡出大眾視角時,戴佩妮卻還可以維持豐沛的創作動能與鮮明的音樂風格,繼續用專屬的律動與世界對話。

可怕的是,無論哪種身份,戴佩妮始終能妥妥地把它們安頓,卻不忘嚴苛要求,做出極致。

這個精神分裂者既逍遙又傲然,真是一代傳奇。

張貼在 音樂, 音樂 Music | 標記 , , , | 發表留言

《王子眼疾》影評:《Shang-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 rings》

坦白說,要不是有梁朝偉與陳法拉撐場,《尚氣與十環傳奇》可看度將大幅降低。


作為首部以亞洲臉孔掛帥的漫威英雄電影,我對這部片期望很高,除了看預告片後的憧憬外,前幾年漫威首部非裔英雄電影《黑豹》破天荒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後,暗示著評審對種族色彩較濃郁的衝突元素較感興趣後(當然那年「洗白」議題的媒體炒作也是關鍵因素),都可能讓漫威在未來製作這類英雄電影時,不盡然只會顧慮商業元素,而是會想辦法同時提升藝術價值。


簡單來說,漫威應該會平衡拿捏商業與藝術元素,一方面繼續提升視效與剪輯力度,另外也不忘在敘事結構上融入時事課題的反思。


當然,在觀影前聽說普遍評價不錯,也進一步推高預期值。只是沒想到看完後,心中有種失落。


作為一個超級英雄的起源故事,劇情算是穩紮穩打,俗套但流暢。以華人為賣點,但骨子裡依舊是西方視角,這點我能體諒,畢竟這終究是好萊塢投資製作的班底。


對我來說,選角不精準反而是最大關鍵。


很多人都以為,在超級英雄電影根本不需要演技,只需要駕馭幾個狠勁、俏皮或悲壯的表情就可。某程度上這的確有跡可循,從漫威過往所有的作品中,演員看似都無需擁有太深刻或高難度的情緒轉折。


《尚氣》主角劉思慕原本也可像其他人一樣輕鬆過關,孰不知劇組找來梁朝偉,一切就變得很微妙。


絕不誇張,只要梁朝偉出現,除了陳法拉外,其他演員都幾乎被吃戲。


其中,劉思慕與飾演妹妹的張夢兒最吃力。兩人與梁朝偉站在一起,外型上不僅毫無一絲熟悉的基因遺傳感,欠缺一家人的化學作用外,聚在一起時,甚至有種「影帝帶徒弟」的怪異感,感覺兩人在梁朝偉面前蹩手蹩腳,毫無自然互動感。

當然,有人歸咎在原先就是個關係疏離的家庭,加上分隔多時,才可能有如此的生疏感,但我想釐清「生疏感」與「僵硬感」的差別,在我看來,兩位年輕後輩比較像是演技表面的後者。


反倒是小時候梁朝偉與陳法拉的家庭感很和諧,孩童或少年期的演員都很適合。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吐槽點,原本小時候的尚氣都是雙眼皮,可是長大後的劉思慕成了單眼皮。只聽說單能變雙,首次見證了雙變成單,這種不連貫感甚至不斷交叉出現,凸顯劇組選角的粗心。


劉思慕與張夢兒最演技生嫩算了,就連《Crazy Rich Asians》搞笑崛起的Awkwafina也有種突兀感。她在此片負責插科打諢,笑果顯著,但我覺得她的風格太獨特,有種自帶一盞鎂光燈的特立獨行感,有時與其他人格格不入。


另外,楊紫瓊與元華等世外高人的仙氣味也欠缺。無論從服飾到氣質,莫名有種曾在都市打混多年告老還鄉的俗氣,而非原本就一直躲在桃花源的遺世獨立感。那個部分的場景處理,甚至還不如去年《Mulan》的打造來得更用心寫實,投資預算看起來後者也較充足。


可以說成也梁朝偉,敗也梁朝偉。找他演出的確彌補劇情偶爾草率帶過的疏漏,但群戲時就會凸顯眾星拱月的參差感。唯獨陳法拉能倖免,首次聽見她說華語,反倒比講廣東話來得溫柔。另外,她臉上的線條變得較剛硬,多了歷練感,反而適合裡頭剛中帶柔的角色。


她與梁朝偉的互動畫面,可說是電影裡最賞心悅目的片段,也是整部戲結束後,唯一仍有記憶點的畫面。


在情節縝密度方面,有些情節也有斷層,包括尚氣被父親派去首次殺人後,卻沒有解釋如何逃脫父親的掌控,重新在異地生活,及為何拋棄妹妹的理由也沒有解釋等,這些都是促成最後故事張力的重要線索,作為起源電影的背景介紹,這些破綻實在不該出現。


我還發現一個好玩的事,凡是華人演員居多的電影,洋人的出現就會像小丑那樣臉譜化,出現的樣子總是毫無演技且呆頭呆腦。梁朝偉十環幫手下的「剃刀拳」,就是一個很糟糕選角失敗的案例。


反倒是配樂處理得不錯,中西合璧無違和感,無論是嘻哈饒舌或中國古典樂器,比起劇情來得更有融合感。


作為新超級英雄首集,尚氣個人魅力特色塑造還不夠,能力特技或性格都還不夠突出。當然這可歸咎在導演偏重在服務劇情,而非打造個人特色,但若這個超級英雄只靠賣弄似是而非的中華色彩來衝票房,而非透過更紮實的內核形象部署,相信回到漫威宇宙世界的群雄聚集時,尚氣站其他超級英雄旁,最終可能真的會垂頭喪氣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, , | 發表留言

王子眼疾劇評:《魷魚游戲》Squid Game

《魷魚遊戲》(Squid Game)與其他韓劇不一樣,首先你必須認知到它是Netflix投資出品,而非韓國當地電視台的企劃。

兩者有何不同?當然有,本質上就有極大差距。

首先在題材上,Netflix幾乎不會想重複韓國目前三大無線台(KBS、MBC、SBS)的主流劇種,如倫理、愛情、古裝劇等;雖然有線收費電視台如tvN、JTBC、OCN的製作類型較多元,內容常包括職業、穿越、懸疑、警匪等類型,但礙於預算有限,加上要拉長拍攝至少12至16集,僧多粥少下,難免偶爾會出現場景素質不一致的尷尬。

Netflix則打破這個僵局。以國際龐大資金入駐的氣勢,財大氣粗,預算幾乎無上限。潛台詞只有一個——我只要最好的品質,其他免談。

自從2019年第一部投資作品《屍戰朝鮮》大獲好評後,Netflix更篤定了這個策略。由於擁有全球訂戶,長期永續基本收益沒問題,因此如何高效餵養這些觀眾的胃口反而是重點。在這樣的考量下,Netflix將亞洲投資重心集中在韓國,而韓國團隊也憑藉層出不窮的創意及超高執行力,讓Netflix出品的韓劇成為素質保證。

就算是類型劇,Netflix還是能用另一種包裝拍出新意。因此,觀眾可以看到結合古裝、宮鬥、喪屍題材後仍有新鮮感的《屍戰朝鮮》,也能看到首次被拍成故事的《我是遺物整理師》;有奇幻喪屍加末日題材的《Sweet Home》,也有罕見專注在軍隊霸凌的《DP 逃兵追緝令》,及學校霸凌加青少年援交話題的《人性課外課》等。

換句話說,Netflix有預算也有實驗性,讓韓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老套流水線工廠模式,固定有「兩男兩女」雙主角配置;也不再像傳統韓劇,一定要有愛情成分,男女對望鏡頭甚至是0.5倍數;甚至顛覆了韓劇邊播邊拍模式,不需要迎合觀眾口味而修改劇本,而是直接以一個完整設定模式來拍攝。

透過這些改革,韓劇在Netflix中重生。科幻、犯罪、推理、恐怖、驚悚等類型元素再也不須顧及收視率而壓抑編寫方式,反而可以讓更多韓國編劇得以盡情揮灑說故事的創意。

目前,Netflix的每部投資韓劇大都獲得高度關注,甚至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迴響。有人歸功於他們純熟運作的公關企劃與活動行銷能力,但若不是每部都擁有好的品質,就算是投注再多廣告費,恐怕也只能淪為老黃賣瓜的自嗨窘境,而這點恐怕是現代觀眾都能一眼看穿的伎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或許已擁有長期建立的營銷自信,Netflix製作的劇集大都已有續集長期盤算。因此,若以單季來論劇集完整度,你可能就陷入坐井觀天的偏頗。

也就是說,故事留下的懸疑或看似邏輯不通之處,很有可能都是伏筆,為的是觀眾能繼續追踪劇情來獲得答案,這也是長期提高觀看粘著度的精妙策略。因此,若還沒播完劇集,可別輕易拿一季來判斷故事完整度,否則下一季播出後,原本的批評就會遭打臉了。

最重要是,Netflix核准的韓劇類型都並非無病呻吟,每部劇種縱然不同,但幾乎都隱藏著各種社會議題對應的討論。尤其是「階級」與「族群」主題,在旗下每部韓劇中都會出現。

說了那麼多,為的就是能更客觀評價首季的《魷魚故事》。

不意外地,這部以生存遊戲為名,實為探討社會階級與族群不公的劇情,已被不少人嘲諷是「炒冷飯」或有抄襲嫌疑。

關於炒冷飯的說法,我並不太認同。炒冷飯的潛台詞是只換個包裝,內涵沒新意。但《魷魚遊戲》賣的不僅是遊戲淘汰的血腥殘酷,它底子反而想藉由這個韓國童趣遊戲,對比韓國三四十年前後整個社會型態的變遷。

至於抄襲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。並非只是遊戲相似就叫抄襲,如何在劇情內消化才是關鍵。關於這點,若有跟進近期《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》的爭議,就可知道如何更精準定義抄襲的用意。

話說,由於可以探討的面向太多,網路也有太多分享,我就針對自己有感的部分寫成重點。

1.電影的核心主題其實就在第四項遊戲「剛布」。

所謂的剛布,就是兩兩一組結盟的遊戲。原本的遊戲意義是透過兩人的互補組合,能聯合戰勝對手,但在電視劇中,原定大家認為要「外攻」的剛布卻反而要「內鬥」。

這聽起來荒謬,但若把這個人造遊戲對應男主角李政宰的私生活,實際上就一目了然。

李政宰原本有個美好家庭與工作,後來公司刻意逃避法律責任而不當裁員,他不忿之下與其他同事抗議,沒想到申訴正義不成,反而慘遭打壓。最終人生開始走下坡,展開潦倒的賭博與打散工生涯。

他原本美好的家庭也破裂。妻子帶著女兒改嫁,年邁的母親依舊要擺攤賣東西,身體還有各種慢性病。

換句話說,李政宰生活原本的戰友(同事、母親、老婆、女兒),最後都一一變成了生活的沉重負擔。原本要壯大團隊利益的設置,最終卻反倒成了彼此消耗人生的負累。

因此在「剛布」遊戲中,人性考驗的各種設計才顯得更真實,也最心寒。為了生存,每組剛布都罔顧所有信義,用盡詭計來生存。而大魔王老人家吳一男,一早更是知道自己會在這關被嫌棄或欺騙(所以他就算落單沒被選,也正好符合出局的藉口),才在這「剛布」環節中設計童年時的生活場景,為的就是要試探參與者的善良與純真。

但就算是擁有這兩個特質,依舊無法成為保命的憑據。無論是單純信任的外勞阿里,或者是殺了家暴父親的孤女秀英,他們都為了那份還未泯滅的善念,最終都有意無意地賠上性命。

可以這麼說,「剛布」遊戲難度看起來最沒有殺傷力,但非贏即輸的遊戲設計,卻是對應目前高度競爭社會原型裡的遊戲規則。而這裡頭,多少都體現人性深埋最殘忍的劣根性。

當盟友成了你的利益掠奪者,你會選擇犧牲小我成全對方,還是誓死捍衛自己的生存權?互相信任與獨自生存,哪個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意義?

同樣都是你死我活遊戲,但「剛布」比起最後一關直來直往的「魷魚遊戲」,顯然在攻守間就顯得更狡猾殘酷了。

2. 很多人不太了解為何從卡片到執行人員的面罩,都以○、△、□作為區分。實際上,這就是韓國魷魚游戲的基本圖形,而這個圖形,也正好暗示不同階級的差別。

而這三個圖形,不僅只是出現在這些事物上,從集中營的床鋪設計、穿越的樓梯迷宮與門口等,全都充斥著這個形狀。

對應社會,這就是一種身份階級認證。尤其韓國更是個異常講求輩份的國度,包括對長輩一定要使用敬語,正好符合這些形狀的位階意義。就算是有不服,在這個強大制式結構的運作下,任何不甘都只能被排除在體制之外。

因此,這些符號設計無處不在,意味著就算在集中營裡頭,每個人看似打回原型,站在公平的立足點去參賽,主辦方甚至強調必須要公平競爭,實際上從許多遊戲設計來看,仍隱藏著不少結構性的偏差,尤其是身強力壯的年輕男性仍比較佔優勢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第二關用針將椪糖刻下來的挑戰中,4個圖案裡,李政宰唯獨挑選了不規則形狀雨傘,導致遊戲難度升高。

看似隨機的圖案設計,實際上卻隱藏這層寓意——想要擺脫固定運作的人生階級,你肯定要付上更高代價去達標

另外在結盟過程中,每個人都以最原始粗糙的方式展現價值。看似想突破階級力爭上游,最後卻始終掙不脫遊戲的階級困境。最後遊戲結束在擁有3種圖案的「魷魚遊戲」,暗示著就算經歷萬般鬥爭撕裂,最後依舊無法擺脫牢固深化的社會階級。

這或許就是大魔王吳一男設置「魷魚遊戲」的動機,也成了李政宰在下季裡想要打破階級的復仇目的。

3.這部電影除了有3個圖案,還有3原色光運用。

例如迷宮樓梯的用色,採用了淺藍、淺綠與粉紅。基本上3原色光為飽和的紅藍綠,透過這3原色光互相組合,就能成就各種顏色的光線。但裡頭場景都改用了淺色光譜,我猜想這種刻意設計是暗示不同參與者的「走調人生」。

搭配不同形狀與高低的門與樓梯,卻依舊要規律制式且盲目走著,彷彿對應這個社會大多數中低階層的人生軌跡。

4.若熟悉韓國電影題材,或許對看這部劇有多點深刻印象。

找來李政宰飾演這個角色很有趣。他過往都幾乎是接演上流高富帥,或掌握權威與資源的角色,印像中幾乎很少有這種落魄演出。

這次,他乾脆就潦倒到底,就連在集中營裡也穿上了最後一個號碼456,像是對應他的最卑微人設。

但凡事看起來墊底也未必是壞事。至少在踩玻璃遊戲上,他的猶豫不決看起來像是典型缺點,最終反而成了保命依靠。最後,就連所有站在上帝角度看遊戲的VIP玩家也想不到,最後一個號碼竟然成了大贏家。

最後,代表456的李政宰,卻在遊戲結束後重新遇回「假死」的大魔王001。首尾銜接,像是一場輪迴對話,彼此站在不同的生命角度詮釋意義。雖然李政宰等不到答案,眼看著001死亡,但他已決心打起精神,迎接另一場打破階級的遊戲。

續集要鋪陳的,恐怕就是這場數字符號的逆襲戰。

5.整體而言,這部劇節奏不算太緊湊,但勝在角色設計立體,每個人物都擁有鮮明的個性,就連配角也異常搶戲。另外,音效設計也很棒,各種不協調節奏的機械聲製造出的「配樂」,立刻讓詭異氛圍升級。

導演黃東赫執導過電影《熔爐》,孔劉退伍後第一部作品。依舊維持著沉著但張力十足的導戲風格,敘事不徐不疾,看似不太符合Netflix的戲劇風格,但我喜歡這樣推演的節奏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, , , | 發表留言

《王子眼疾影評》:《Black Widow》

「真正的權力來自無法察覺的影響力。」

《Black Widow》拍得沒有想像中精彩,但這句話至少為電影留下一些印象。

作為黑寡婦的初始崛起介紹片,結構有些鬆散。作為Scarlett Johansson最後一次出演這部電影,原以為導演與編劇會把握機會,把所有背景故事鉅細靡遺交代清楚,遺憾的是劇情大部分偏重在描繪女性主義;太過想為世界失衡的平權意識發聲,導致議題突出,但劇情失焦,著實可惜。

特務培訓的經歷幾乎缺失,人格養成的過程輕描淡寫,家庭人物關係看似緊密,但都流於表面描繪,少了緊密且說服力高的革命情誼。

無論是漫威資深影迷或首次接觸黑寡婦的觀眾,故事定位想必兩邊都無法討好。

對於資深影迷來說,除了想看首位漫威女英雄的魅力外,還有更多是漫威慣性的彩蛋呼應埋伏,就好像偵探遊戲,能從片中找到更多拼湊整個漫威宇宙的完整訊息。

照理說,本片透過三個時間線,包括黑寡婦的童年、銜接《美國隊長3》的拯救行動,及《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》的之後世界,聽起來資訊量似乎緊湊,不過看完電影後,或許太想為現代女性的各種不公發聲,電影不僅少了漫威以往的快狠準商業節奏,許多台詞為了納入平權意識,變得流於表面且隔靴搔癢。

作為第一次觀看漫威電影的觀眾,恐怕更會覺得故事有點老套,除了無法看懂與其他漫威電影的鏈接外,Scarlett Johansson的傳奇黑寡婦風采也似乎過譽,甚至比她在其他漫威英雄電影裡的插花魅力還欠奉。

這恐怕是Scarlett Johansson求好心切的反作用。作為最後一次飾演的漫威電影,Scarlett Johansson不只戲內演出《Black Widow》,戲外也黑寡婦上身,全程參與這部量身定做的標誌性角色電影劇本。

編劇透露,原本許多故事都按照漫畫改編,但Scarlett Johansson執意要加入許多為女性主義發聲的橋段與台詞,導致後半部的真相揭曉後,說教意味突然劇增,反派的動機間接削弱,令危機衝擊變得不湯不水。

不過,故事反高潮,部分台詞還是修飾得蠻有趣。就像這句「真正的權力來自無法察覺的影響力」,想趁機暗示這個世界上,很多事看似已經達到基本的男女平權,實際上許多拉抬女性地位的動作背後,依舊是由男性在拉線操縱。

女性看似獨立自主,實則掉入另一種權力圈套。

對比Scarlett Johansson參與編劇這回事就變得更有趣。原以為透過她的感受與觀點,能讓《Black Widow》變得更生動與人性化,孰不知她以演員身份凌駕編劇,許多想法由她主導後,令成品為了凸顯議題,反倒沖淡了專業的說故事手法。

作為Scarlett Johansson的收官作,《Black Widow》只能算中規中矩。新角色如「妹妹」Florence Pugh並沒展現驚艷神采,美人遲暮的Rachel Weisz也疲態盡顯,兩人都沒法為電影的女性角色添加更多魅力,對應想倡導女性主義的意識形態,選角可能是電影最大的失算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, | 發表留言

《王子眼疾》影評:《Young Promising Woman》

《Young Promising Woman》是部「反高潮」的電影。


這並非是貶義。若你觀察電影的鋪陳節奏,會發現這個反高潮其實是刻意為之,身兼製片、導演與編劇的Emerald Fennell太熟悉過往女性復仇電影的軌跡(從最經典的《Kill Bill》到前年的《Ready or not》),因此才以這些電影為故事藍本,卻故意在許多高潮處「冷處理」,製造許多模棱兩可的線索,最終成就這部黑色幽默得有點自嘲的「女力片」。


電影前10分鐘已預告了全片調性。三個男人對著醉醺醺的女人評頭論足,最終一位男人假借送回家的藉口試探性撿屍,準備性侵時,卻發現女人突然清醒,並斬釘截鐵地開口拒絕。


畫面切換隔天早晨,鏡頭從腳步往上帶到女人上半部,她邊吃漢堡邊恣意走路,衣襟上還些不知名的鮮紅色。對街的麻甩佬集體對她調戲,她停下腳步,冷眼回瞪,瞬間讓幾個男人莫名膽怯走開。回家之後,女人再用筆在本子上劃上一橫,緊隨著電影名字出現。


衣服上究竟是番茄醬汁還是血液?男人被殺了?女人如何處理屍體?為何她要連續殺人?


超短前奏,卻輕易製造懸疑感外,還奠定整部電影曖昧不清的推斷風格。當大家以為這是部為朋友復仇而濫殺渣男的B級電影後,Emerald Fennell卻每每在觀眾自以為是的刻板劇情投射中,狠狠地澆了一把冷水。


「我就是不想那麼容易被你們揭穿!」


與其說這是為了反轉而反轉,倒不如說這是Emerald Fennell想要展現的新時代女性觀點。看完這部電影,能感受到她根本不在乎女人是否一定要跟男人抗衡,反而試圖跳脫傳統制式的兩性角色對立設置,透過自身對人性真善美的反复考究後,一步步完成自我人格成長的修煉。


所以,若把這部電影當成純粹女性復仇電影來看,恐怕會大失所望。女主角雖然怒氣沖天,寫滿各種復仇計劃,一旦察覺到目標對象有悔意或並非大惡之人,她幾乎都會手下留情,給予對方反省的空間。


她並沒有真正想「Kill Bill」,她想殺死的,只有不知羞恥的自欺欺人。儘管整部電影貫穿的是復仇節奏,但女主角根本沒殺死任何人。至於結局的精巧安排,對照電影名稱後,更讓這部「偽仇男片」有了晦暗幽默的意味。


這部片會得到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,恐怕就是與這些反套路細節有關。在好萊塢一貫復仇電影,總是有殺人情節才叫精彩,但本片在敘事過程中,完全抽離所有的煽情設計,連唯一的殺人場景都不見血,試圖用最平淡壓抑的手法去完成一個女性復仇史。這樣自覺卻又不違反女性心理狀態的描繪,在千篇一律的復仇電影中算是革新的。


電影好看的地方還來自插曲。若對美國流行樂非常熟悉,就能對裡頭所有插曲與配樂會心一笑,其中兩處令人印象深刻。


女主角最終決定化身護士的角色裝扮復仇,前往復仇目標的度假村路上,背景播放的是放慢0.5倍的Britney Spears經典復仇歌曲《Toxic》音樂。當年,這首歌是她離婚後的「復仇作」,MV也是以毒殺背叛男為主題,而電影故意用一種變奏小提琴拉出,配合放慢的前往鏡頭,在肢體語言或意識形態上都精準反映了雙關意味。


結局時採用《Angel Of The Morning》更是一絕。這首歌曾經多次出現在許多電影,最耳熟能詳的是Tom Cruise 曾獲奧斯卡男主角提名的《Jerry Maguire》,還有《Deadpool》裡經典的惡搞片頭。


這首歌在上世紀60年代推出時曾飽受爭議,主要是歌詞映射出女性對性解放的態度,但隨著時代逐漸開放,加上詞曲優美,促使越來越多人翻唱。這次放在片尾,對應著女主角回馬槍的計謀,算是是扭轉了看似不完美的結局,讓整起事件立下勝利的精神標杆。


Carey Mulligan的演出很精彩,刷新了我對她一貫的角色觀感。她有種高貴典雅的氣質,就算曾在《Shame》裡有著突破性演出,但我對她總停留在比較乖巧文藝的印象。這次演出的神經質女人,儘管外表不太符合裡頭的年輕女性年齡,但她舉手投足都非常有魅力,並能完全拋棄現實特質,出神入化地把一個茫然、癡情卻又不失聰明的角色特質融合一體。


儘管她已不算是「Young Woman」,但多虧這部片的精湛演出,至少「Promising」之於她的職業生活或這部電影,都算是當之無愧的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, , , | 發表留言

《王子眼疾》影評:《Seobok》

20年前,名導Steven Spielberg執導過一部作品《A.I.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(台譯AI人工智慧),裡頭講述一個會愛人的機器男孩,代替一個因絕症而進行人工冬眠的小男孩,陪伴一個傷心的母親生活。

機器男孩外表與及個性幾乎與平凡男孩無異,擁有許多人性化設置,但接觸到真實世界後,他才逐漸搞懂人情世故,了解複雜的人性糾葛;而電影也透過機器男孩的視角,呈現人類社會的一些矛盾與荒謬,並探討抽象的「愛」究竟為何物。

《Seobok》讓我想起這部電影。

樸寶劍飾演的複製人徐福,在電影前大半段的台詞,幾乎都以「為什麼」開頭——為什麼要離開研究所?為什麼要安靜?為什麼我是危險人物?為什麼你不能死亡?

一連串不帶語氣的冷冷發問,像是不禮貌的挑釁,實際上卻是徐福對生命的純粹疑問。在他原先的世界,沒有世俗對錯的界限,也毫無生存與利益的概念。因此離開實驗室後,面對許多新鮮際遇,他才會不斷想搞懂許多行為的動機。

慢慢搞懂動機後,徐福的問句傾向也漸漸從「為什麼」轉為「什麼」。

什麼是死亡?什麼是生命?什麼是永恆?什麼是愛?

他從對人類行為的好奇,轉為探討更深入的生命本質意義。就像《AI人工智慧》裡的機器男孩,當逐漸梳理清楚所有人的關係後,就自動朝向更大的思考格局前進。

這是《Seobok》編劇的企圖心,希望能透過一個不帶情感的抽離角色,複製上帝視角,以當代的新科技環境再度摸索生死意義。

徐福的角色算是成功的,尤其找來氣質純淨且演技精湛的樸寶劍飾演,讓人能完全相信這個角色成立。

這個角色難度非常高,拿捏不好,面部表情時看起來就會像在放空或癡呆。但樸寶劍不僅將一份晶瑩剔透的特質賦予角色,最後幾場戲的情緒轉折都細膩處理,彌補了下半場電影的一些疏失。

沒錯,要不是樸寶劍的演出,整部電影就可能毀了,重點在於孔劉的角色沒有寫好。

他飾演的前情報局特工,原應該是本片的第一男主角。透過這個入世角色,他應該要展現一個對過去有悔恨,並想透過護送徐福的相處過程中,重新找回對生命有熱誠的男子。

電影前半段可看到不少他對過去的悔恨及對宿命的無奈,遺憾的是,後半段幾乎沒有承接住這些(我猜是片長關係,所以導演刪除了不少內心戲),導致孔劉飾演的特工少了一些對生存意義轉變的描繪,也讓結局顯得有些草率。

不過與樸寶劍一樣,多虧孔劉的血肉刻畫,兩人激發化學作用,在一急一緩的對戲中,慢慢建立好看的節奏。縱然有時劇情有些轉折瑕疵,多方利益集團的動機與手段處理不夠高明,甚至徐福母親的支線收尾得不漂亮,單看兩人飆戲,理性還是願意被收買。

之前看過導演李勇周的《建築學概論》,這部實際上也有一些殘留的執導手法。在前半段中,導演花了很大篇幅來敘說孔劉與樸寶劍逃離實驗室的路向,若以商業片節奏來說,算是非常緩慢。我想,投資方應該會施加壓力,希望能再壓縮精簡。

不過,最終導演能抵得住壓力,維持自己執意的故事步伐,關於這點,我是挺佩服的。

這也是我願意用更包容的角度來看待本片瑕疵的原因。從各種技術層面來看,本片並沒有任何好高騖遠的設計,許多原本可以增加賣點的商業考量,導演也把它壓得很低。甚至在很多情節中,依舊鍥而不捨地想要放入生死的探討。

對於抱著科幻片入場的觀眾可能會失望,但作為劇情片來說,我依舊覺得它《Seobok》是部誠意之作,只是稍微有些眼高手低,角色與劇情沒有磨得更利而已。

不刻意煽情,也不急於把故事說破,如流水緩緩經過,耐得住性子拍片的商業導演真的已不多。我還是挺喜歡角色想帶出的複雜性,包括沒有絕對善惡,每個人宿命中找出路。

孔劉與朴寶劍都是角色不二人選,兩人演得真的很好,尤其是寶劍的純淨真摯,想起了《請回答1988》的天才棋手,也讓人願意相信這個悲傷的故事。

張貼在 影評 | 標記 , , , , , , , | 發表留言